教我如何做国际贸易?
我以货主的角度给你分析分析哈。兵法云: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。不要急着打电话。客户资源很宝贵,你应该懂得珍惜每一次电话中与对方沟通的机会。而电话又是新手货代主要的也是唯一的营销手段。所以,
第一,脱去你稚嫩的声音和语气。要让对方在电话中感觉你很沉稳,很有经验。
第二,弄清楚自己的公司先:都能接什么货?一代还是二代?都是哪些船公司的订舱代理?在哪些航线上运价有优势?抑或是圈内最低?公司能给的放帐时间最长为多久?都有什么条件才给放帐?如果货主海运费不能支付美元,你们的折算汇率是多少?场地费、装箱费、拖车费等等都是多少?如何计算的?有没有固定合作的报关行?报关费怎么收?报检呢?跟海关关系怎样?遇到麻烦能否迅速协调解决?……你问的越细,知道和掌握的越多,打电话的成功率越高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经验”。
第三,要事先了解对方,别上来就问,你们做国际贸易吗?货物出口吗?都往哪出?你这是等着人家给你回答一连串否呢。要学会有技巧的询问,那你事先就一定要对对方进行一番调查了解,起码知道对方生产或者经营什么,在往哪出,大概量多少,报关及出运的流程是什么,……。这样你在电话中才能跟对方有的谈,而且能引起对方的兴趣。
第四,你要知道,货代竞争非常激烈。货主与同行,货主跟货主,同行跟同行之间,关系也是错综复杂。圈子就这么大,市场也就这么大,争什么?“相同条件下,谁家价格低,找谁做。”大家都会注意后一句话,总拿价格说事,信誓旦旦自己的价格是最低的,给个报价的机会。可真给你机会了,你报的不一定是最低的,直接就pass了。即使是最低的,你凭什么跟已经跟货主建立联系正走货的同行去争,靠回扣吗?人家会收你这个新手的吗?关键是前半句。相同条件!这是你立足货代的根本之所在。至于如何做到相同条件,你跟货主慢慢接触吧。
最后,不要频繁地骚扰,狂轰滥炸只能适得其反。要真的以朋友的身份和心态去和货主交流,哪怕接电话只是最底层的小职员。
你要是真的吃透我说的,你将来一定会成功,呵呵~
我国未来物流发展趋势如何
当前,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,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态。就物流业面临的形势来看,正处于产业地位的提升期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。通过对物流业相关资讯的关联分析,中国物流业在今后将会出现以下三种发展趋势。
一是物流平台经济将出现,合同物流将命悬一线。
中国物流面向平台化整合是必然趋势,过去合同物流鼎盛时期,中国的物流多半是以单一的项目驱动为主,很难平台化。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,新的互联网经济将传统的TOB的业务变革成TOC的业务,打碎后的物流服务更容易促进平台的建设。从2013年以来的中国物流平台格局来看,平台化将成为主流趋势。比较典型的例子:2013年安能物流启动了中国零担物流的首个加盟平台;去年,马云整合了一个电商物流仓储+配送+系统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平台……这些都说明平台整合正越来越成为主流。
关于物流的平台经济要注意几点:第一,物流平台经济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业务,而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,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。第二,物流平台表面看是实体整合,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融合,同时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,不是用一套IT系统就能实现的。第三,物流平台经济需要进行商业模式裂变,就像阿里巴巴一样,赚的不是交易和买卖的差价,而是在依托这个平台积累的资金流、信息流等其他商业服务中获取利润。将来,信息通路和资源整合将会获得更多的价值空间。
二是物流企业不能靠主业赢利,增值服务赢利是主流趋势。
今后,靠传统的价格差赢利的物流企业将会越来越少,物流企业靠增值服务赢利将成必然趋势。特别是区域供应链领域的信息服务、数据服务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等,这将是新的生存模式。从2014年美国仓储企业20强的业务内容来看,单独的仓储+运输服务获取的利润将越来越薄,这些排名靠前的企业,靠的都是更多的增值服务获得利润空间。未来,中国物流企业必然向这个方向发展,未来的物流企业本质上都是提供综合的供应链服务。
三是物流数据成为新的行业价值点。
从马云对“菜鸟”的定位可以看出未来的趋势,“菜鸟”自己不做物流,而是整合物流服务,而且“菜鸟”通过整合获得的数据和信息,是绝对的商业财富。过去数十年,中国的物流企业压根不重视物流数据的价值。实际上,不管是每一个包裹、还是每一辆卡车,每一个时间段的动态信息都会与成本、时效相关,这些动态数据背后蕴藏着商品的流通动态,通过动态可以实现海量的数据分析。这些数据不仅仅可以用于物流运营管理,还可以用于消费需求分析。概而言之,未来的供应链将是数据驱动的供应链,尤其是C2B模式的驱动,更需要以数据为核心。